痛經跟什麼原因有關 - 痛經的日常調理

來源:輕奢館 3.02W

 

  痛經(dysmenorrhea)是指經期前後或行經期間,出現下腹部痙攣性疼痛,並有全身不適,嚴重影響日常生活者。分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經過詳細婦科臨床檢查未能發現盆腔器官有明顯異常者,稱原發性痛經,也稱功能性痛經。繼發性痛經則指生殖器官有明顯病變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腫瘤等。

痛經跟什麼原因有關 痛經的日常調理

  月經每個月都會來看我們,月經正常也表明我們的身體不大礙。但是月經帶來痛經,困擾著我們女性朋友,痛經嚴重者在月經來臨前或來潮時,下腹部痙攣式的疼痛,伴隨頭痛、噁心、拉肚子等等症狀。雖然女性痛經是很常見的,但是痛經嚴重的就要及時去醫院檢查了,因為痛經會引發一系列婦科疾病,還有不孕,流產等!

痛經究竟跟什麼原因有關

  曾幾何時,痛經已經成為了女性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及時緩解痛經的問題,才能擺脫月經不調的困擾。治病也要看病因,要緩解痛經的症狀,就要先知道痛經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一:宮頸口較狹窄

  子宮不正常收縮。痛經患者常有子宮不正常收縮,因此往往導致子宮平滑肌缺血,子宮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宮肌肉的痙攣性收縮,從而產生疼痛而出現痛經。子宮發育不良子宮發育不佳容易合併血液供應異常,造成子宮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經。

原因二:勞累因素

  經期的女性的體質本來就不如平時好,需要補充營養和多加休息,過重的體力勞動會加重出血及痛經。

原因三:遺傳因素

  有的女性生來對疼痛的敏感度很高,有的女性痛經的原因跟母親的痛經有聯絡,可以說“痛經遺傳”。

原因四:受涼因素

  因天氣寒冷或衣著過少而受涼,導致氣血凝滯,經血無法暢通排出而加重痛經。

原因五:子宮缺血缺氧

  由於子宮受寒或其他原因導致子宮內供血不足,經血執行不暢,從而造成痛經。

原因六:經期內分泌紊亂

  少女痛經主要是由於子宮內膜分泌的前列腺素,雖能促使子宮的肌肉和血管收縮,幫助經血排出,但若分泌量過多,卻會使子宮肌纖維發生強烈的痙攣性收縮,從而引起疼痛。婦科病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子宮腺肌症、子宮肌瘤等。子宮內放置節育器(俗稱節育環)也易引起痛經

原因七:生理因素

  由於月經期出血過多導致血鈣的流失,然而正值青春期的女性對鈣的需求又正好加大,所以導致嚴重缺鈣,血鈣降得更低,才會時常造成子宮壁的肌肉痙攣收縮而導致疼痛。

原因八:生殖系統病變

  有的婦科疾病可致痛經,如子宮內膜異位症、盆腔炎、子宮腺肌症、子宮肌瘤等。有的女性不適合放置子宮內節育器而放置了節育器的女性,也易成為導致痛經的原因。

原因九:精神壓力大,生活不規律

  精神方面的原因,如精神抑鬱、焦慮、緊張、過於敏感等。不良生活方面的原因,如有吸菸、飲酒的嗜好,是導致痛經的原因。

痛經的日常調理要點分析

清心寡慾最養心

  養生重在養心,這是《黃帝內經》留給我們的養生智慧之一。養心的方法,沒有比儘量減少慾望更好的了。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所以,養心的最好方法就是減少慾望。別老盯著個人那點利益,得失自有平衡,放開一切去享受一下初秋的美好吧:“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下得雨聲多。”

少空調勿熬夜、勿久視防傷血

  血瘀體質血行不暢,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在立秋之後要少接觸空調環境,過分依賴空調,則會加重體寒血瘀。“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秋主收,此時養生應順應節氣特點,注意早睡早起,勿熬夜,不過度使用體力和腦力。熬夜傷血耗氣,最易加重血瘀體質的不良狀態。久視傷血,看電腦,電視、用眼一段時間後應適當休息,以避免傷血而對血瘀質不利。另外,勿冒極熱,躲開高溫時段,避免身體受傷。

運動活血、毋發大汗

  運動是活血化瘀的必要條件,運動可以加快血液迴圈,改善經絡氣血不暢,從而減輕血瘀。但立秋時節運動時應注重保持呼吸的均勻和深度,有意放慢呼吸頻率,這樣才能充分推動血液在周身的執行,使經絡臟腑氣血調和。跑步時可以採用兩步一呼吸或四步一呼吸的方法,配合一些經絡拉伸的平緩運動比較有利於血瘀體質。毋發大汗,保全元氣,汗出太過傷陰亦傷氣。

食療小建議:三花茶

  菊花、茉莉花、荷花三種幹品各5克。將菊花、茉莉花、荷花用沸水洗淨,以沸水沖泡,加蓋燜至稍涼後即可飲用,可沖服2-3次。三者聯姻可清暑解熱,去溼活血,而且還有美容養顏的作用,很適合血瘀質立秋時節飲用。

飲食原則:

(1)月經來潮的前一週的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營養

  可以多吃豆類、魚類等高蛋白食物,並增加綠葉蔬菜,水果,也要多飲水,以保持大便通暢,減少骨盆充血。女性在月經來潮前應忌食鹹食。

(2)忌生冷,宜溫熱

  月經期如食生冷,一則傷脾胃礙消化,二則易損傷人體陽氣,易生內寒,寒氣凝滯,可使血執行不暢,造成經血過少,甚至痛經。

 

(3)忌酸辣,宜清淡

  為保持營養的需要,飲食應以新鮮為宜。新鮮食物不僅味道鮮美,易於吸收,而且營養破壞較少,汙染也小。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