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科学家的精选大全

中国科学家为首次发现双粲重子作出突出贡献
本报北京7月11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叶雨婷)近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底夸克探测器(LHCb)实验组宣布发现双粲重子,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高原宁、杨振伟、张黎明和朱相雷等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发现...
科学家预测的地球毁灭的七种方式 - 这种最可怕
在科幻小说《三体》中,地球最后遭遇降维打击,最后整个太阳系成为了类似于“糖心蛋”的空间,这估计是地球毁灭方式中最为极端的了,不过,我们既然生活在地球上,必然要应对宇宙中的各种潜在的威胁。科学家也曾预测地球毁灭的七...
人类寿命极限是125岁?科学家揭秘 - 这些习惯阻碍了
“尽享天年”是人类一直以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但人的“天年”到底是多少岁,自古以来,无数科学家解密着这个人类生命的“第一话题”。虽然考证方法不一,却大多把人类寿命的终点指针定格在了120岁左右。然而,2017年6月28日英国...
我科学家证明肥胖跟基因有关
我国科学家研究证明肥胖与基因存在联系当人们为身体发胖而苦恼时,科学研究不断表明,肥胖与基因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4月8日,英国《自然》杂志在网站上发表了我国科学家的一项研究成果。来自天津大学的消息说,这项成...
杨利伟太空遇诡异敲击声 - 科学家总结出三种可能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叩访太空的航天员。飞天其实一点也不好玩,除了身体遭受的极限挑战,还要忍受孤独,寂寞,恐惧,还有各种不可知的诡异事件。景海鹏、陈冬在太空生活的第4天,杨利伟点评说他们已完...
中国科学家开发天然橡胶替代物获重要进展
中新社北京9月3日电(记者张素)记者3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中国科学家在橡胶草基因组序列解析工作上取得重要进展。天然橡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2015年全球消耗总量达1214万吨。中国是天然橡胶消费大...
科学家:一星系黑洞"消化不良" - 喷出大堆物质
中新网7月10日电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英国皇家天文学会近日称,在离地球2000多万光年的地方,一个星系中央的超大质量黑洞发生“消化不良”,打着“饱嗝”向星际空间喷出一大堆物质。黑洞模拟图(资料图)报道称,多国天文...
我国科学家80个原创构想有望太空"开花"
本报北京3月19日电(记者赵永新)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日前宣布,我国空间科学任务概念征集的全部评审工作已经完成,共有80个“种子”项目通过了遴选。据了解,这些入选任务概念包括通过观测全天射电频谱探索宇宙黑暗时期、...
科学家破解恒星爆炸之谜 - 白矮星吞噬巨星伴侣
新华社堪培拉8月20日电(记者徐海静)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科学家参与的一项研究发现,一个在银河系流浪的小型星体很可能是数百万年前一个双星系统内的白矮星引发的大爆炸崩出来的一枚“弹片”。这能帮助人们更...
决心号: 探寻南海 海陆变迁之谜[图]
4月15日,“决心”号大洋钻探船带着来自多个国家的33名科学家,深入海天一色蔚蓝的南海,探寻南海海陆变迁之谜。东方卫视看看新闻记者谢抒豪航拍...
科学家该不该开公司(科技杂谈)
■不宜对科研人员独立创业过度“发难”,同时也应正视风险和挑战,完善相关机制和政策不久前笔者在调查采访时发现,对于科研人员该不该开公司、转化技术成果,意见分歧较大,正反双方往往各执一词。反对者认为,科研人员长期待在...
美籍华裔科学家就“中国间谍乌龙案”起诉FBI
美国天普大学华裔教授、世界知名超导专家郗小星10日就2015年的“乌龙间谍案”提起联邦诉讼,起诉主导此事的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探员歪曲核心证据,多次忽视外界对其错误判断的警告。此外,郗小星已就此事给他带来的损害向...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胜利者效应"的神经环路
本报北京7月14日电(余建斌、周炜)7月14日上线的《科学》杂志以研究长文的形式刊登了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来自浙江大学的胡海岚团队,第一次指出大脑中存在一条介导“胜利者效应”的神经环路,它决定着“先前的胜利经...
科学家或发现艾滋病治疗新策略 - 可只杀病毒不
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剔除小鼠艾滋病病毒美国天普大学华人科学家胡文辉等人近日报告说,他们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有效剔除了一种人源化小鼠多个器官组织中的人类艾滋病病毒,朝着开展人类临床试验的方向迈出一大步。此前,胡...
实验小白鼠 - 为什么科学家都用小白鼠做实验
小白鼠是野生鼷鼠的变种,属于动物界,脊椎动物门,哺乳纲,啮齿目,鼠种。我国目前饲养最广泛的是1946年从印度某研究所引入到云南昆明饲养的品种,又名昆明种。50年代由昆明引到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以后输送到全国各地饲养。而科...
《我是未来》的科技情怀
科技创新,正在成为国家建设与发展的战略核心;科学家,也正在成为这个时代中国发展的宝贵财富。毋庸置疑,当今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时代前行、人类生息的关键推动力。在这一背景下,历经三年的精心策划,由湖南...
澳科学家用蚕丝修补受损鼓膜
新华社悉尼5月30日电(侯诗梦)澳大利亚科学家以蚕丝为原料研发出一种类似人类鼓膜的小型装置,植入耳内后可引导细胞生长,修复受损鼓膜。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日前报道,该装置名为ClearDrum,形似隐形眼镜,实际上是个灵活支架,可起到“脚手架”作...
暗物质与暗能量 - 成为研究最前沿
视觉中国供图视觉中国供图和“熊猫计划”的实验室相似,意大利格朗萨索国家地下实验室位于地下1400米深处,从1996年这里就在研究暗物质。这是当前基础物理研究最前沿的方向之一,突破性的重要进展将极大促进人类对物质世界...
100人入住月球 - 欧洲科学家描绘出月球殖民景象
月球可以住人吗?月球什么时候会有移民?月球移民计划什么时候可以实现?近日,欧洲的科学家就这些问题给出了大胆的想象,他们描绘出了一个月球殖民现象,并表示2040之前就会有100人入住月球……月球据媒体报道,欧洲科学家描绘...
英媒:科学家造具备视觉仿生手 - 能"看到"前方物
英国科学家纳扎普尔与其参与设计的仿生手(英国《每日快报》网站)英媒称,能够“看到”物体并相应调整抓握姿势的假肢手已经由英国科学家设计出来。他们希望,这种手会帮助截肢者更加自然地使用假肢。据英国《泰晤士报》网站...
科学家研发男性避孕药 - 可以肆无忌惮爱爱了
科学家研发男性避孕药怎么样近日,美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男性口服避孕药,网友们都表示很惊讶,简直就是女性的福音,毕竟不喜欢戴套又不愿意负责的男人居多,都迫不及待的想买给自己的男票。据说只要每天服用一次,就会降低精子生...
亲儿子变成"别人"的娃 - 科学家表示真有这可
身为独子的爸爸生出了“叔叔”的娃,听着像天方夜谭,但其实这种情况是有可能的。因为这个爸爸在胚胎里把他的双胞胎兄弟吞噬吸收掉了,最终“叔叔”的基因与爸爸的基因互相嵌合,并在爸爸的生殖系统形成中获得了主要的表达。...
中科院科学家获"仁科芳雄亚洲奖"
本报讯(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邱晨辉)记者从中科院物理所获悉,该所研究员翁红明近日获得“仁科芳雄亚洲奖”,旨在表彰他为发现外尔半金属作出的理论贡献。8月13日,日本仁科纪念财团在其网站公布第5届“仁科芳雄亚洲奖”...
科学家组建大数据平台解决科研资源共享难题
新华社伦敦6月14日电(记者张家伟)英国敦提大学日前发布消息说,该校科学家领衔的团队构建了一个科研用大型图像数据库,利用这个平台全球科学家可方便地共享各类与科研相关的图像数据,从而提升科研效率。来自敦提大学、剑桥大学...
梦见科学家
梦见科学家,表明梦者内心对知识的渴望,希望获得知识,获得成功,成为一个有用之人。梦见自己成为科学家,表明梦者非常努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奋斗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