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李力可 - 难忘那一晚的暖心灯

来源:轻奢馆 2.65W

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李力可:难忘那一晚的暖心灯

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李力可在九寨沟景区游客中心采访。

编者按 8月8日21时19分,当7.0级地震打破九寨沟的宁静之时,无论是中央媒体、地方媒体,还是行业媒体,第一时间采取行动,或奔赴一线,或联系一线,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依托各媒体属性,发挥纽带和桥梁作用,让广大受众获取更多、更专业的一线信息,用积极的态度诠释着媒体的责任。同时,在这危急时刻,记者们深入灾区采集到的信息鼓舞着人心,抚慰着心灵。为此,《传媒周刊》邀请新华社、《解放军报》、《四川日报》、《快递》杂志社等参与此次地震报道的记者,为我们讲述他们当时现场的所见所闻。

8月8日晚9:19,我当时正在位于成都的家中整理白天的采访素材,突然,整个房间开始剧烈摇晃起来,整个过程持续了约30秒。经历过“5·12”汶川地震的我立刻反应有大地震发生!

闻讯而动集结出发

安装地震速报应用是每个新华社四川分社记者的职业习惯。我虽然只有一年的工作经历,但也已有近乎本能的反应,不久,手机上的地震速报应用便报出了地震的位置:震中正好位于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景区旁。

正值暑假,九寨沟正是旅游旺季,每天都有数万游客到九寨沟景区游览,他们的安全正悬于一线,我的心一下就揪了起来。而身在有“新闻敢死队”之称的新华社四川分社,我立刻意识到,这将是芦山地震后,四川分社迎来的又一场恶仗。不需分社领导发出号令,我和其他记者便已经在向分社集结的路上,并一路从各个途径收集地震相关消息。

到达分社后,带上应急背包和海事卫星等装备,带着第一次地震救援报道的紧张和对前方受灾状况的担心,我作为第一批7名记者中的一员即刻出发前往地震灾区。而直到车行驶到前往九寨沟的山路,我才开始感到一丝恐惧:“这和之前的山体垮塌可不一样,地震震中半径50公里的地区可都有山体滑坡垮塌的危险!”

分社派出的司机曾在“5·12”地震时与分社记者连续奋战1个月之久,经验丰富。但连夜赶路近500公里,对所有人都是巨大的挑战,我坐在副驾驶座位上,一路上也不敢掉以轻心,随时需要观察路边山体的情况。

就在路上,所有记者已开始了报道工作,将一路所见所闻发往新华社手机客户端的现场新闻中,通过新华社客户端、腾讯新闻等手机新闻应用,及时传递了灾区的第一手信息。

我们在次日6:00到达了九寨沟县,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九寨沟县几乎看不到受损的建筑。在九寨沟县人民医院,空地上搭起了帐篷,许多伤员已经在医院接受救治。带队领导当时决定,迅速拍摄现场照片回传总社,留下一名记者在医院采访,其他人赶往震中漳扎镇。

到达位于漳扎镇的九寨沟景区游客中心的时间是6:50,当时,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的搭建还没有完成,许多工作才刚刚展开,新华社作为率先到达的中央媒体,迅速开展报道。

安置点借宿访民情

地震破坏力强,影响范围广,前线报道工作任务繁多,新华社四川分社社长惠小勇、常务副总编辑丛峰也第一时间到达一线,新华社前线报道指挥部很快便开始高效运作起来。

领导坐镇前线指挥的作用立竿见影,我们迅速从救灾指挥部拿到了许多第一手资料,报道也得以迅速推进。每天晚上11点,惠小勇都会组织一线记者在旅馆房间召开指挥部夜会,对当天工作进行总结并部署第二天的重点报道。

在经历了两个不眠之夜后,我发现,游客都已经安全撤离了灾区,许多导游的事迹也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但在这里生活的村民们,他们的感受如何,他们有什么样的故事?还没有人深入地去倾听他们的声音。

在夜会上,我向领导申请去村民安置点借宿一晚,了解真实的九寨沟村民。我的想法也得到了领导的认可。于是在8月11日晚上,我和分社司机冒着沿路的落石,来到了漳扎镇漳扎村二队的村民安置点。

在之前的沟通中,我了解到,经过电力公司的抢修,这个安置点当天将通电。到达安置点时,50多顶帐篷中透出了暖黄的灯光,和九寨沟夜空中的繁星相映,当时我便知道,这次借宿安置点定将不虚此行。

借宿的帐篷中住着两个年过六旬的兄弟,分别在当地开着客栈,家境殷实。但地震震碎了他们的生活,而兄弟俩对未来生活的看法也因地震出现了一方乐观、一方悲观的情绪。

对现状的迷茫和对未来的乐观也同样存在于其他村民心中。在了解了他们的故事后,我跟随村民巡逻队查看了村里房子受灾的情况。由于旅游业发达,沿着旅游公路而建的漳扎村房屋众多、建筑美观,地震后,许多房屋受到了一定的损坏。看着自家受损的房子,和以前的繁华对比,许多村民向记者透露了心中的迷茫。

但问起未来,更多的村民又充满了信心,“九寨沟的未来一定会更好。”这句话,我听到了许多遍。看着帐篷里的灯光一盏盏熄灭,村民们又进入了梦乡,那晚,我在前线的报道也画上了句号。在那里,我看到的不是满目疮痍,而是对生活的信念,这高原的寒夜里暖心的灯光便是最好的见证。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