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鱘首次未監測到自然繁殖 - 或將滅絕

來源:輕奢館 3.18W

受農業部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委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學科組近日開展了長江中下游魚類資源專項調查,重點對中華鱘2013年自然繁殖情況及現有資源狀況進行調查。記者13日獲悉,調查認定:中華鱘在2013年沒有自然繁殖活動發生,野生中華鱘種羣面臨滅絕危險。

監測

三種方法均未測到野生中華鱘卵

8日,位於沙市的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的中華鱘養殖基地內,記者看到,147個飼養池空空如也,池裏沒有一滴水。而2008年以前,每到中華鱘產卵孵化時,科研人員都在飼養池邊連夜值班看守,等待魚苗出膜。

中華鱘首次未監測到自然繁殖 或將滅絕

宜昌西壩附近,是目前發現的中華鱘唯一自然產卵場。正常產卵時,每條雌鱘的產卵數量可達30萬-120萬粒卵。專家統計,每100萬粒卵裏,只有3粒能夠真正長成魚。

中華鱘研究所姜偉博士説,野外監測中華鱘產卵最傳統的方式是捕撈黃顙魚、銅魚進行解剖,看其腹中有無中華鱘卵;然後是用魚探儀監測,最後才是沉網採卵。

中華鱘首次未監測到自然繁殖 或將滅絕 第2張

姜偉説,自從2012年12月份監測考察就沒有發現魚腹中有卵了,但當年用魚探儀監測到中華鱘產卵。到了2013年10月至12月,他們在宜昌西壩、廟嘴、壩口上游,用三種方式進行監測,都一無所獲。

擔憂

野生中華鱘將面臨滅絕危險

“這是有記錄以來,首次發現中華鱘沒有自然繁殖活動現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組組長危起偉介紹,2013年10月31日至12月28日,長江水產研究所等多家研究單位在葛洲壩下中華鱘傳統產卵場未發現中華鱘自然產卵跡象,這是葛洲壩截流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中華鱘自然產卵。

危起偉説,按照中華鱘的生活習性,每年8月後,新出生的幼魚將陸續進入海洋。為了對中華鱘2013年自然繁殖以及幼魚資源補充等情況進行核實,長江水產研究所瀕危魚類保護學科組進行了為期近一個月的專項調查。

專項調查工作自今年8月10日正式啟動,調查分為水路和陸路同步進行,調查範圍為宜昌至上海之間的長江江段。水路調查中,主要採用聲波探測的方式;陸路則是通過走訪漁政部門及漁民等,瞭解中華鱘幼魚的觀測以及誤捕情況。水路和陸路調查均顯示,未發現野生中華鱘幼魚蹤跡。

“產卵期中沒有監測到中華鱘自然產卵,專項調查中也沒有發現幼魚蹤跡,可以確認,中華鱘在2013年沒有自然繁殖活動發生。”危起偉指出,近年中,野生中華鱘數量鋭減,已從上世紀80年代的幾千尾減少到僅存百尾左右。“沒有自然產卵,則意味着野生種羣的數量無法得到補充,如果不進一步強化保護工作,野生中華鱘將面臨滅絕危險。”

中華鱘首次未監測到自然繁殖 或將滅絕 第3張

分析

野生種羣瀕臨“漩渦效應”邊緣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杜浩博士最新分析報告顯示,每10年中華鱘資源量衰減50%以上。中華鱘繁殖羣體種羣結構也發生很大變化,雌雄性比增大有時達到10:1,這意味着可能有部分成熟的雌魚無法完成生殖。而從遺傳學角度上來看,物種衰退直至滅絕的趨勢被擬為漩渦效應:越接近漩渦中心滅絕的速度越快。

中華鱘研究所杜合軍教授説,中華鱘種羣已經到了漩渦邊緣。

中華鱘首次未監測到自然繁殖 或將滅絕 第4張

專家認為,梯級水電站、涉水工程、長江航運、環境污染、過度捕撈等因素嚴重影響了長江生態環境,加劇了中華鱘的生存壓力。危起偉心情沉重地説:“中華鱘野生種羣瀕臨滅絕。”

期待

希望14年後繁育下一代

今年,中華鱘研究所放歸的這批中華鱘,是全人工繁育的子二代,體長已經有70釐米左右,它們出生在2011年12月10日左右。它們要游上2000公里,歷經種種磨難,最終倖存者可在今年6月左右到達河海交匯處上海長江口。在這裏,它們還要待上3個月,等逐漸適應由江河淡水環境到海水的轉化,然後就投入大海的懷抱,直到14年後,它們發育成熟了,再洄游到長江繁育下一代。

中華鱘研究所副所長楊元金介紹,這2000尾中華鱘的DNA樣本已經提取,並建好相應的細胞庫和基因庫。它們身上還被打了兩種信標:打在骨板上的電子芯片如同身份證,可以掃描出中華鱘“出身信息編號”、外掛的黃標可以防止沿江誤捕並便於調查。其中,有20尾中華鱘體內首次植入聲吶信標,這對現在僅有長江口和產卵場兩頭的初步數據是很好的補充和完善。

據每年長江口監測的數據來看,人工放流的中華鱘佔野生比率不到4%,人工繁育的中華鱘可以起到保種的作用,但對中華鱘自然種羣的恢復來説如同杯水車薪。

中華鱘首次未監測到自然繁殖 或將滅絕 第5張

中華鱘:長江“活化石

中華鱘是與恐龍同時代的生物,身披五行骨鱗、體型龐大,成魚體長可達5米,最大體重可達千斤,壽命可達百歲。由於數量稀少,1996年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

中華鱘在地球繁衍了1.4億年,親歷了長江的形成和變遷,有“活化石”之稱。近年來,受涉水工程、航運、捕撈、污染等影響,中華鱘羣體數量逐年減少。科研部門統計,洄游至葛洲壩下的中華鱘繁殖羣體數量1982年有1000多尾,而現在一年僅有100多尾。

中華鱘首次未監測到自然繁殖 或將滅絕 第6張

2013年10月31日至12月31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水科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等多家科研機構,在葛洲壩下數十公里水域對野生中華鱘繁殖羣體開展年度聯合監測。

在這個目前已知的野生中華鱘唯一產卵場,多家單位用盡各種科技手段,發現野生中華鱘100尾左右,卻始終未見產卵活動。這是32年來首次未監測到野生中華鱘自然繁殖,專家初步認為是由上游水庫滯温效應疊加水温不能正常下降所致。

多年來,中國從未放鬆過對中華鱘的保護,1982年即成立專門保護中華鱘的中華鱘研究所。經多年研究,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2009年首次取得中華鱘全人工繁殖研究成功,使得保護中華鱘具備不依賴野生親魚實現規模繁殖的能力。

2013年12月,中華鱘首次實現了單性繁殖。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