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東僑領高益槐 - 共和國同齡人的家國情懷

來源:輕奢館 1.95W

近日,在新西蘭北島城市奧克蘭,閩東僑領高益槐教授被新中貿易協會授予2017“新中關係傑出貢獻——特等榮耀獎”。協會對高益槐教授為促進中國、新西蘭兩國在科研互通、菌種培養、經貿發展方面所作出的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

閩東僑領高益槐:共和國同齡人的家國情懷

靠科技化成農民“財神”

高益槐出生在一箇中醫世家,從小的耳濡目染使他對中草藥情有獨鍾。大學畢業後他學業優異,留校任教。為了實現技術上的突破,1986年高益槐毅然停薪留職返回家鄉,成立了“寧德山海資源研究所”,研究食用菌的栽培育種。

竹蓀,極具營養和藥用價值,人稱“菇中皇后”。它的人工栽培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在業界被視為是不可能的事。但高益槐決定解開這個謎。從1986年到1989年,高益槐上山下鄉,苦苦探究竹蓀的種子馴化、生長條件、物理環境。研究條件簡陋,沒有無菌室,他就自己設計無菌箱替代。經過反覆試驗,高益槐終於攻克了大面積高產人工栽培竹蓀的難題。

竹蓀栽培的成功,給當地百姓指明瞭一條致富道路,高益槐被當地百姓稱為“財神爺”,福建省古田縣也成為名噪一時的“中國食用菌之都”。此後,高益槐被選為全國50位優秀青年科學家之一和18個省、市、縣脱貧致富的高級技術顧問,其香菇、竹蓀、白木耳育種和栽培技術研究被納入國家科委和福建省“星火計劃”。

海外求學獲國際大獎

“我知道,當時那種研究的學術和操作水平不高。要實現更高的目標,我一定要藉助西方生物科學研究手段去探索新的領域。”1992年,高益槐公派出國,走進了新西蘭皇家科學院。

一到新西蘭,高益槐就鑽進深山老林裏,連續3個月採集菇類標本。這些標本填補了新西蘭皇家科學院的許多空白,而他自己則留下了全身傷疤。

公派出國時間短暫,為了早日取得科研成果,他從早到晚泡在實驗室,在顯微鏡下觀察菌絲體、孢子、鎖狀聯合。“當時已經分不清是早上6時,還是晚上6時了。”高益槐説。

兩年多的時間裏,高益槐反覆實驗思考,科研成果頗豐。1998年,高益槐成功地發現了大型真菌中最珍貴的藥用成分-B-D-葡聚D6,並用低温水醇提取法獲得成功。同年,高益槐在天然藥物領域的“三效關係”理論和生化提取技術,分獲兩項國際發明金獎。他還在全球首次實現了不同多糖成分的藥性兼容和互補。

搭友誼橋樑促兩國合作

“獲得這個獎項特別高興,因為跟以往獲獎的意義不一樣。以前是學術上和技術上的收穫,這次是對中新關係發展,對兩國經濟的發展給予的肯定。”在獲得“新中關係傑出貢獻——特等榮耀獎”後,高益槐暢談自己的感想。

作為新中科技經濟促進會會長,在他的力薦下,一批批新西蘭華僑華人回到祖(籍)國,推動了國家經濟、科技的發展建設,促成了中國和新西蘭間十幾個項目的合作。

“每一個人都要有自己的目標、理想,更要有使命感。作為共和國的同齡人,受到政府和人民的教育,在必要時必須為國家富裕和強大作出自己的貢獻。”高益槐説。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