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北社區老電梯換新籌款記

來源:輕奢館 2.26W

本報記者 駱倩雯

站在寬敞明亮的新電梯裏,張大媽的心裏終於踏實了,“再也不用擔心被困在電梯裏了。”兩年來,麥子店棗北社區的居民,坐電梯一直膽戰心驚。

棗北社區是老小區。去年7月4日,朝陽區質監局出具的檢測報告讓棗北社區居委會和物業公司都傻了眼:36號和37號樓的4部電梯,定期檢驗不合格,必須停運!炎炎夏日,300多户居民,怎麼上下18層的高樓?

第二天一早,物業緊急啟動電梯維修工作。已經運行了25年的4部老電梯,屬於超期服役,設備嚴重老化,物業只能“拆東牆補西牆”,東拼西湊,搶修了一個星期,每棟樓總算恢復了一部電梯,並通過了質監局的檢測,暫時解決了居民們的出行難題。可居委會主任陳桂平和物業經理李振東心裏都清楚,換新電梯,已經是迫在眉睫的事兒了。

其實,早在2015年,因為電梯問題頻發,街道就召集了產權單位開會,而通知發出去了13份,到場的卻只有一半。大家都明白應該早更換電梯,但一説到資金都為難了。換電梯的事被一拖再拖。

電梯停運,讓老樓換新梯再次被提上日程。棗北社區29、31、36、37號4棟老樓的8部電梯,都已經運行25年,通通得換,“幾乎每天都有居民跑來跟我投訴電梯問題。”陳桂平説。超期服役的電梯險象環生,被關在電梯裏的居民不計其數,最長有被關過1小時的,有按鈕沒反應的,甚至有電梯門開了,但離地面還有半米高。

電梯小修,錢可以從物業費裏支出,但更換電梯這樣的大事,則需要動用維修基金。而這4棟樓建設開發時公共維修金制度尚未完善,公維金均由產權單位保管。更麻煩的是,4棟樓涉及的產權單位多達42家,且很多是國企改制後的單位,資金實力有限,還有的產權方“名存實亡”,蹤跡難尋。

物業公司打電話,再次召開產權單位大會。可歷史重演了,這次來得更少,只有三四家到場,其中一兩家單位非常積極,表示願意出資更換電梯。剩下沒來參會的,街道、社區、物業等共同發函,把會議紀要送到各單位手中。

物業和居委會又忙開了,一家一家打電話,或者主動上門找人,可聽到最多的話就是“領導不在,等回來了我們彙報”。一次不行,再打第二次,反反覆覆,跑了多少趟產權單位早已記不清,電話打了多少個更是無從計算,而對方總是以各種藉口拖延,有些聯繫人甚至一週都找不到人。看着幾家出資“大户”遲遲沒有進展,李振東急得覺都睡不好,趕緊和陳桂平商量對策。

陳桂平一家一家開始磨。她給某出版社的聯繫人打電話,每天至少一通電話;覺得電話裏説不透,陳桂平又叫物業的人跑上門去磨。到了第三天,終於有了起色,對方稱領導已經批准,正在走單位流程。大概過了一週,這家難搞的“大户”,主動發來了承諾書,表示願意出資,錢款正在走單位手續。同樣的辦法,也陸續搞定了其他幾家“大户”。換電梯籌款的事,也總算有了進展。

一筆筆資金接二連三地有了着落。社區裏一名老黨員居民,特意跑來找陳桂平,“還差多少,我出點!”這樣的舉動,讓陳桂平心裏特別温暖。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截至今年6月,各產權單位出資約246萬元資金,佔電梯更新費用的95%。其中已經到賬的100多萬元,剩下的錢款各單位已經出了承諾書,等錢款到位後立刻繳納。除此之外,還有兩户居民主動掏腰包,到物業繳納了1萬餘元電梯更新費用。剩下5%的資金,經街道上報區級部門,將通過朝陽區新出台的老舊住宅電梯救濟機制進行補貼。

如今,8部老電梯已經更新了5部,剩下的3部也將陸續安裝。李振東和陳桂平心裏懸着的大石頭也終於落了地。

從電梯停運,到換新籌款,麥子店棗北社區沒有發生一起羣訪事件,居民們給予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這要歸功於街道一直推行的黨政羣共商共治機制,充分調動了物業、社區、社會單位、居民等各界力量,共同商議,解決難題。

棗北社區老電梯換新籌款記

棗營北里29號樓內換上了新電梯,取代了已經超期服役的老舊電梯,解決了居民上下樓的安全問題。 本報記者 鄧偉攝

熱門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