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议事 - 能量有多大

来源:轻奢馆 1.64W

居民议事 能量有多大

又是幼儿园,又是学校的,路本来就窄,建了菜店肯定堵!

不缺少买菜的地方,建自行车棚多好!

又是幼儿园,又是学校的,路本来就窄,建了菜店肯定堵!

不缺少买菜的地方,建自行车棚多好!

便民菜店哪家强?拆违空地建点啥?小区车辆怎么停?“僵尸单车”咋处理?如今的基层事务决策中,“居民议事”环节愈发重要。在自己关心的事情上说得上话,做得了主,不但实现了自我管理与服务,也使得社区工作更有针对性。

有的项目“众望所归”

有的场面起初“一度混乱”

“上周我见到一位居民代表,跟她说最近再开个会,建文化中心要经过票选。这位大妈一听就急了,说还选什么呀,赶紧建吧!”德胜街道煤炭社区党总支书记宋梦笑言,自从得知社区承租接管了那套疏解整治后遗留的房子,居民们对未来文化中心的期待更浓了。

年初,煤炭社区拆除了一系列私搭乱建,清理出约400平方米场地。跟产权方协商后,社区将房子承租了下来。具体做什么?还得居民说了算。宋梦回忆,上个月社区给39名居民代表打电话,通知召开居民议事会。她介绍完整体情况后,以大爷大妈为主的居民代表立刻提出建活动室的愿望。

“我们社区知识分子聚集,文化氛围突出,平时大伙儿喜欢一起搞搞活动,但只有一个小型多功能室,使用上常有冲突。”宋梦表示。以前居民总说场地不够,这回有了空间,大伙儿自然期盼能把文化中心做起来。

组织居民议事并非都这么顺利,跟煤炭社区建文化中心的“众望所归”相比,德胜里社区虽然成功推行智慧停车,却历经了一番波折。党总支书记李朝月回忆,2015年德胜里社区做入户问卷调查,征询民意期待,被大家提及最多的就是小区停车难问题,希望做好停车管理,并补种绿化。

2016年春节后,社区做了自动抬杆和车牌扫描装置,并就智能化停车管理召开居民议事会。总共62位居民代表来了近50位,4家公司进行现场招投标。会议从上午9点开到12点半,场面一度十分混乱。

“因为引入了停车管理公司,涉及收费,问题就都来了。”李朝月表示,居民们的讨论集中在收费后怎么管理、监督、公开;是否收了费就保证有地方停;如果亲戚孩子开车来看望,外来车辆怎么收费等各种细节。

除了针对细节的探讨,还有居民代表甚至根本就不同意对停车进行统一管理,认为占用了家里没车的居民的空间。“以往外来车辆可以随意进入我们院内,就算不搞智慧停车,地方其实也没空出来。”李朝月坦言,居民可能觉得一旦管了就好像正式让车子停进小区,感情上不接受。“有位80岁高龄的老人,跟赞成管理的居民起了争执,当场拂袖而去。”

对此,居委会本着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引导居民代表听取停车管理公司的方案,最终票选出1家公司中标。后续每一步细则落实上,通过的居民就不用再组织开会了,不同意的由居委会分别去做工作,听取想法。

“历时很长时间,很讲究技巧。”李朝月表示,为了让无车居民也有“获得感”,社区安装了座椅、铺平了路面,还在楼道里安了扶手。“老人看到这些东西,觉得我们也为他们考虑了,慢慢就都同意了,现在我们的停车管理效果不错,住户基本都能找到地方停,院里也没有僵尸车、地锁占位的现象。”

否决了不合适的项目

还发掘出合适的“副产品”

“有时开了议事会,项目也未必能够通过。”德胜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厉敏介绍,今年街道疏解整治后建了两家菜店,一个在德外大街东社区,一个在新北社区,供应商都是通过居民议事会决定的——听取供应商介绍后,居民票选自己喜欢的,现场唱票、公布结果。而除了这两个立项成功的菜店,还有一家服务商本来准备在石油社区的安德里北街做“菜篮子”项目,前期已经和商委有过沟通。“商委觉得做便民服务挺好,就让我准备居民议事,看看居民是否同意。”

这一问,还真出乎意料。“可能包括服务商都觉得,我要卖菜,居民肯定会同意的。但恰恰相反,石油社区的居民代表最终给否决了。”厉敏记得,社区请了几十位居民代表,议事会那天还下着雨,想着大伙儿未必会来,“没想到居民代表都来了,老百姓对自己家门口这点事儿还真是挺关心的!”

会上,居民们表达了不同意的理由。一是附近并不缺少买菜的地方,而且居民认为空置的房子本来应该作为自行车棚使用,只是一直没能建起来,不想挪作他用。更重要的是服务商选择的地点是一条断头路,又比较窄,后面有学校、幼儿园,以及一个汽车修理厂。如果在这里建菜店,人一多,交通必然拥堵,会影响居民出行。

由于居民反对,石油社区的“菜篮子”没能立项成功。当时产权单位也在,虽然已和服务商签了租赁协议,看到这种情况便也解约了。“假如没有民意立项,硬是开起店来就会很麻烦。”厉敏感慨,“装修过程中居民肯定不乐意,而且做得不好店里冷冷清清,商家赔钱。做得好天天很多人,会经常堵车,确实不合适。”

而成功的两个项目之一,新北社区的菜店,也是因为征求了居民意见才得以建起来的“副产品”。厉敏介绍,新北社区疏解整治出来的空房为380平方米,原本立项时只说要建养老驿站,办老年餐桌。征集意见时居民们表示特别满意,也有人反映买菜有难度,能不能一并解决。“我们这才从380平方米中拨出80平方米,建了个标准化的菜店,剩下的300平方米建养老驿站。”

新北社区菜店从5月起开始经营,需求量极大,小小一家店如今每天营业额都在一万元以上,连经营者都直呼没想到。“充分征求民意,我们才能在做养老驿站的基础上发掘出菜店这个成功的‘副产品’。”厉敏笑言,“按居民需求去做,结果一定是对的。”

4次居民议事会

推进打造社区专属“公益单车”

除了让居民表达赞同或反对,遇到新生事物时,充分依靠大伙儿的智慧,可能会更有效率地推进社区工作。

数月前,为了解决“僵尸单车”问题,同时给居民出行提供方便,首都机场街道南平里社区着手打造社区专属的“公益单车”。兑换收集居民闲置单车,组织志愿者维修喷漆,制定借还车相关条款……没有先例可以参考,其中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居民和社区工作者共同的思索。

“我们总共开了4次会,第一次在今年5月,主要就‘清理了僵尸单车后下一步怎么做’征集居民意见。”南平里社区居委会主任张蕊回忆,受共享单车启发,加之因距离所限,在市区已是一片火热的共享单车尚未充分“蔓延”到机场生活区,大伙儿就提议将清出来的闲置单车改为居民可以免费借用的公益单车。

大方向敲定后,接下来几次会议便围绕旧车怎么修理翻新、借还车章程如何制定展开,每次参会的居民代表都在三四十人左右,以老年人为主。“张蕊介绍,这些老人热心又细致,讨论“修理翻新”那次会上,就有不少退休前做飞机维护工作的大爷自愿报名义务劳动。

围绕规章制度的讨论则更加热烈,居委会先拟就了一份办理借车卡时需要签订的“借用服务协议书”草案,发放给居民代表。“大爷大妈考虑得可周到了!”张蕊感慨,比如借车人的年龄,居委会按通行标准设置为“12周岁至65周岁”,但有居民代表反映,65周岁至75周岁之间身体好的老人也可以骑,应该放宽上限。至于下限,定为18周岁比较好——毕竟公益单车由二手车改制,出于安全考虑,最好不让孩子骑。

此外,居民代表还建议办卡人留一个紧急联系人的电话,如果没有按时还车,可以通过联系人了解相关情况;每次借还车时,负责管理的志愿者要检查自行车状况,有问题就及时找人来修……“这些都是我们没想到的,最后按照居民意愿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张蕊坦言,打造社区单车很大程度上倚赖于居民的群策群力。“我们只是引导和辅助,真正推动实施的是居民。”

主笔:魏婧 插图:宋溪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