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日记 - 扶贫故事·大山深处驻村人

来源:轻奢馆 1.26W

驻村日记:扶贫故事·大山深处驻村人

王凤鸣等交通局驻村人员在田地里与农户交谈。 邢翀 摄

中新网湖北保康简槽村5月27日电 (邢翀)刚下过雨,在简槽村村民周昌发的烟叶田里,王凤鸣给他做着建议:田里大多数烟叶都活了,但个别的水还欠些,还得再补补水……

驻村日记:扶贫故事·大山深处驻村人 第2张

刘涛等驻村工作队队员在田间走访中。 邢翀 摄

虽然不是烟叶技术员,但这位县交通局局长已然成了半个烟叶行家。保康县交通局2015年开始进驻简槽村帮扶,时间久了,论起这个烟叶大村的支柱产业,所有驻村工作队干部都头头是道。

两年前刚开始驻村时,交通局驻村干部们看到的是另外一番景象:去村里的水泥路还没修通,村委会还是一排旧平房,夏天会漏雨,文件都得淋湿,冬天只能从县里带两个电暖气取暖,打印复印个文件还得跑到50公里外的歇马镇上……

驻村日记:扶贫故事·大山深处驻村人 第3张

驻村人员入户调查贫困人员信息。 邢翀 摄

从县城到简槽村有100多公里,坐车得四个半小时,而且每天只有一班车。这样的路途,每周驻村干部最少得经历两次。他们笑着对记者说,这沿途上的四季风景已经看遍,这路上多少个隧道、多少个弯道已经了如指掌。

告别城市生活,来到偏远山区,白天要去贫困户家里挨家挨户地走访,晚上回来还得处理交通局的业务工作,忙到十点多都是常事;遇到雨雪天气,摩托车不能骑,他们只能步行去农户家,最远的还得走三四公里。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涛说,这样的生活已经习惯了:“这也是工作嘛!”

驻村日记:扶贫故事·大山深处驻村人 第4张

图为工作队原来的办公地点。 邢翀 摄

驻村队员们最怕的就是远在城区的家里有急事。简槽村每天发往县城只有一趟班车,早上七点半准时出发,下午一点半返回。他们说,家里突发状况不能第一时间赶回去,只能干着急。但王凤鸣和刘涛都说,来简槽村这么久,没有一个驻村干部向他诉过苦。

他们的工作,简槽村村民都看在眼里。

陈大娘的老屋距集中点约5公里,门口只通了砂石路,弯道多,雨雪天气出行不便。从村里主干公路下去的这条砂石路长1公里多,沿线共有9户人家居住,种植烟叶、青椒面积大约有百亩。

驻村日记:扶贫故事·大山深处驻村人 第5张

图为修缮一新的村委会。 邢翀 摄

“要是把路硬化成水泥路,您看行吗?”王凤鸣跟着村干部调查完沿线村民的居住、生产情况后,这样问道。

“行,咋不行!我得放几挂大鞭炮庆祝呢!”陈大娘乐呵道。

包括这条砂石路在内,今年还预计在简槽村修四五公里通户水泥路。在过去的两年里,通往简槽村的主干水泥公路已修建完成,村里通户水泥路也修了14公里。

“对山区老百姓来说,最重要的还是修路。”王凤鸣说,没有路,烟叶、蔬菜运输成本高,产业发展就没竞争力,老百姓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提不上去。“就比如吧,路没通时,运输材料费用太高,老百姓没人盖新房,现在在集中点上,已经有4户推掉了旧房,正盖新房哩!”

在村委会办公室里,驻村干部于燕明和金玉宝正在整理贫困户档案,这样的工作他们已经忙了三四天了。全村132户贫困户、477人,每户每人的信息他们都得核实清楚,登记在册。家里几口人、多大年纪了、几个劳动力、几亩耕地面积、几亩山地面积、去年种了啥、今年打算种啥……。这些琐碎但又重要的信息他们得挨家挨户地查,一笔一笔地记。

虽然简槽村已于去年底脱贫销号,但刘涛说他们还会继续驻村:“我们还有很多任务要做哩!”他列举了任务清单:未来三年内全村80%农户通上水泥路;通村公路两边还得再栽些红叶石楠,一来提醒司机,二来防止水土流失;一些路段还得再加固,再多建些安全防护栏……

在村民眼里,驻村干部们已然成了村里的自己人。刘涛说,村民们看到他们还在,都乐呵呵的。

在大山深处的脱贫故事中,总有驻村人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国的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他们的角色。(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