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齋節的來歷 - 各族開齋節的區別

來源:輕奢館 8.97K

開齋節是我國回、維吾爾、哈薩克、烏孜別克、塔吉克、塔塔爾、柯爾克孜、撒拉、東鄉、保安等少數民族共同歡度的節日,也是我國回族人民的年節。

每年伊斯蘭教歷九月,稱為齋月。封齋的天數有時為二十九天,有時為三十天。齋日期間,穆斯林們在日出之前都要吃好封齋飯。日出之後的整個白天,無論怎樣飢餓,不準吃一點東西、喝一口水,平時抽煙折人也要暫時戒煙,謂之封齋(或把齋)。此外,還要求穆斯林在齋月期間禁房事,剋制一切私慾,斷絕一切邪念,以示篤信真主安拉。小孩和老弱者可以不封齋,婦女在經期中也可以不封齋,但要節制飲食,絕不能在公開場所吃喝。有病、趕路的人可以不封齋,但日後要補齋,不能補的以交納財物作為罰贖。到了晚上,當封齋將要結束時分,清真寺開齋的鐘聲噹噹響起,情況就與封齋時完全不同,人們可以飲食説笑,左鄰右舍可以團聚一桌,甚至行路的陌生人感到飢餓時,隨便走到素不相識的人家,都會受到主人的熱情招待。

開齋節的來歷 各族開齋節的區別

開齋節是阿拉伯語“爾德·菲圖爾”的意譯。新疆地區突厥語系穆斯林稱開齋節為肉孜節,“肉孜”是波斯語,意為“齋戒”。開齋節在各地儘管稱謂不同,但實際上就是一個規模盛大、禮儀隆重的節日。

開齋節的來歷 各族開齋節的區別 第2張

開齋節時間伊斯教歷的十月初,即教歷9月全月齋戒結束時,於10月初舉行的慶祝開齋儀式。開齋節的慶祝活動,盛大隆重。在開齋節前夕,首先要做好掃塵、理髮洗澡等清潔工作。凡在外面工作的、做買賣的、出差的回族,都要提前趕回家中。開齋節要過三天。主要活動內容有:上午舉行會禮,會禮前沐浴盛裝,並按規定進行施捨;會禮結束時互道“色蘭”,表示節日祝賀;然後依禮俗宴賓客,互贈節日食品。有的穆斯林在家誦讀《古蘭經》,祈求安拉賜福;有的遊墳誦經紀念亡人。作為民族習俗還舉行歌舞慶祝。

開齋節的來歷 各族開齋節的區別 第3張

開齋節還是回族人民的年節。節日中,家家户户炸撒子、油香、課課、花花等富有民族風味的傳統食品。同時,還宰雞、兔、羊等,做涼粉、燴菜等。互送親友鄰居,互相拜節問候。除了鄰居朋友相互拜節外,已婚和未婚女婿要帶上節日札品給岳父母拜節。拜節的時間要早。回族當中流傳一句俗語,叫做初一、初二拜節,初三、初四拜鼈,如果拜節遲了,會帶來一些不愉快的事。有許多回族青年在開齋節舉行婚禮,使節日更加熱鬧,更增添節日氣氛。

隨着社會的發展,回族的開齋節也增添了不少新的內容。全國回族聚居的一些地方,除節日參加會禮等活動外,還參加一些娛樂活動。如遼寧鞍山市的回族青年,在節日裏喜歡耍獅子舞,踩高蹺;河北倉州地區的回民在節日裏喜歡錶演武術;西北一些青年節日裏喜歡唱花兒、摔跤、扳手腕、拔腰、擰手指頭、打撲克;城市裏一些回民喜歡遊公園等等。

新中國成立後,開齋節被法定為信仰伊斯蘭教的10個少數民族的節日,於此節放假一天。

開齋節的來歷 各族開齋節的區別 第4張

各族開齋節區別

從稱謂上講,維吾爾族稱開齋節為“肉孜節”,“肉孜”是波斯語,意思就是“齋戒”。寧夏部分地區的回族穆斯林稱它為“小爾德”,甘肅、青海等地的回族穆斯林稱它是“過年”。

開齋節的來歷 各族開齋節的區別 第5張

從重視程度上,回族將開齋節視為最大的節日,但維吾爾族認為古爾邦節(宰牲節)是最大的節日,所以在新疆,政府規定:古爾邦節穆斯林放假三天,非穆斯林放假一天;開齋節穆斯林放假一天,非穆斯林照常上班。

根據各地的風俗習慣,慶祝形式不盡相同,有的炸油香制美食互贈或款待親友;有的請阿訇誦經祈禱;有的聚會聯歡等。

熱門標籤